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深刻阐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这对于党和国家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这也将指导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敢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篇便提出了“三个务必”的要求,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其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
一、打江山靠斗争精神引领
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具有强大的思想武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他们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从此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无产阶级成为了领导中国革命的先进阶级。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领导中国革命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正是靠着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导党和人民迈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守江山要斗争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是讲方法的、讲策略的。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到“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对峙、俄乌冲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面临各种威胁,而美国从建立“四国机制”、到发起“印太经济框架”,从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到制造台海危机,想方设法围堵中国,中国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说:“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对这些危险,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有力的理论指导,对提高我们的斗争本领有重要作用。
三、谋复兴需斗争精神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斗争精神”,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发人深思、给人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无论是总结成绩还是部署任务,都格外突出“团结奋斗”,并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列为在前进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在革命时期,斗争精神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战争的胜利;在和平年代,斗争精神告诫中国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以动真碰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以闯关夺隘、善作善成的意志品质,不断攻坚克难。
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坚持正义,在面对与美军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依靠顽强的意志,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可以增强我们应对重大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我们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能力和本领,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进。
(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林潋 )